| 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

  • 分类:心理安全
  • 发布时间:2022-09-02 16:19:11
  • 访问量:0
概要:
概要:
详情

国家安全学创始人刘跃进:心理、心理安全与国家安全


2023年7月24日上午,“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心理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主办,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心理安全专业委员会承办,华夏国科心理学研究院、北京华夏圆度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大会以国民心理安全建设为目标,聚焦心理安全的重要性、多专业多领域融合研究与实践,推动心理安全发展,助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

 

 

 

会上,心理安全专业委员会顾问,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家安全学创始人刘跃进教授阐述了心理、心理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重要关系。

 

 

 

 

心理安全专委会成立,有科学性,也有必要性

 

 

今天,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下成立心理安全专业委员会,有其科学与逻辑上的合理性,也有现实与实践上的必要性。

 

从科学与逻辑的合理性上讲,人口这个概念虽然主要指向的是人的数量问题,但数量分析中必然涉及性质和质量,比如说人口中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水平等等各占多少,就涉及到不同人群的性质和质量问题,这个质量既包括文化层次的比例问题,这就涉及人口文化问题,也涉及如何促进人口文化的问题,同时还涉及人口的心理问题,涉及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情况在人口中的比例与分布问题。这是在人口文化促进会下设立心理专业委员会的科学性和逻辑根据。

 

从现实和实践需要上讲,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不容忽略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青少年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今天成立的不是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而是心理安全专业委员会,这是因为心理安全是一个比心理健康更重要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前提性问题。心理健康过去讲的比较多,而心理安全过去讲的就不怎么多。心理健康是心理没有病症的良好状态,而在心理上要处于这样一中没有病症的良好状态,其前提条件是心理安全。或许可以这么说,心理健康是心理安全的“内核”,心理安全是心理健康的“外壳”。只有在心理安全这个“坚硬外壳”保护下,心理健康这个“柔软内核”才可能处于良好状态。没有心理安全的“外壳”,就难有心理健康的“内核”。因此,心理安全的概念是把心理健康的关口向前推进了,是在门口设立岗哨。心理安全这个设在心理门口的岗哨,保障着门里头的心理健康。研究和保障国民的心理安全,是保障国民心理健康的前提和条件。这或许就是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下设立心理安全专业委员会的意义所在。

 

 

心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要素

 

 

今天讲心理安全,有一个重要概念和一个重要理论需要把握,这个概念就是“国家安全”,这个理论就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了这个概念和理论,我们对心理安全问题的认识就会有一个新高度和新层次,即国家安全的高度和国家安全的层次。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国家安全被“简化”了,被简化为政治安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几个方面,而对国家安全也有不同程度重要性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等被忽略了,特别是把对国家安全具有头等重要性的“人安全”被严重忽略和简化掉了。更重要的是,国家安全在以往还被“异化”了,异化成了帝王的安全,异化成了皇亲国戚的安全,异化成了统治者的安全,而作为国家主体的人民群众、普通国民则被异化掉了,或者异化成了维护统治者安全的人力工具。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既克服了国家安全被“简化”的历史局限,更克服了国家安全被“异化”严重缺陷。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体系中,国家安全既包括政治、军事、领土、主权等方面的传统安全要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非传统安全要素,特别是人安全、国民安全,因而是国家的全要素安全,也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国民、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层级安全的总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全要素的总体安全中,国民安全或人民安全处于首要地位、核心地位、目的地位、宗旨地位,是国家安全的第一要素、核心要素、目的性要素、宗旨性要素。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的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体系中,人民安全或国民安全不仅是首要的安全、核心的安全、目的性安全、宗旨性安全,而且也是全要素的安全、全方位的安全,不仅包括国民的身体安全,也包括国民的心理安全。这就是我们对心理安全的国家安全定位。

 

20多年前,我们创立了国家安全学,提出了一个国家安全体系,一个包括四个方面的国家安全体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之后,我们进一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个体系,并明确把这个体系称作“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在这个“四面一体国家安全体系”中,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和科学地定位心理安全,并从多方面定位更复杂的国民心理问题。

 

具体来说,“四面一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国家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第二个方面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第三个方面是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第四个方面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活动、措施和体制机制。对此,我们给出了下面这样一个图示。

 

 

在这个“四面一体国家安全体系”的第一个方面即“国家安全构成要素”中,国民安全处于首位,而且其不仅包括“国民身体安全”,还包括“国民心理安全”,是国民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的统一。这是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对“心理安全”的基本定位。

 

就第二个方面“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来说,我们在20年多年前就列入了“国民素质”这一条,而且我们当时认为其中既包括国民的身体素质,也包括国民的文化素质,现在则必须进一步把国民的心理素质包括进去。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不仅国民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影响国家安全,国民心理素质也影响国家安全,而且在当前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第三个方面“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要素”中,过去我们虽然也从《病夫治国》一书中的案例出发讲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政要人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危害,但并没有在国家安全体系图示中把这一条明确列出。今天,在心理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时候,我们可以明确指出,国民的心理和精神疾病,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是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安全学和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国家安全体系中第四个方面“保障国家安全的活动和措施”来说,心理安全特别是心理社会工作或社会心理工作,以及过去的心理健康工作,都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和措施。

 

由此可见,心理和心理安全与国家安全具有多方面的关系,无论是研究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安全,还是研究心理安全、促进心理健康,都需要把心理、心理安全、心理健康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需要多方面深入研究国民的心理、心理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它们与国家安全的复杂关系,要从心理安全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方面促进国家安全。

 

 

心理安全是一项社会治理工作

 

在心理安全研究和心理安全工作中,首要需要把心理安全的概念搞清楚,特别是要把心理安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搞清楚。我在这方面研究不多,但有些想法,提出来供相关专家参考。

 

从概念上看,健康概念指向的是主体的一种没有疾患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指向的是主体心理或者说人的心理没有疾患的良好状态,至于这种良好状态是如何获得,如何失去,又如何修复,并不是“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个概念能够包括的内容。在这方面,心理健康的“修复”,或许是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是心理医生工作要解决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是如何获得和如何失去的,虽然也是心理医生在治疗心理疾病时要掌握的情况,但并不是“健康”和“心理健康”概念所包括的内容,也不是心理医生工作的主要内容,而是心理安全概念包括的内容,是心理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

 

如果说心理健康是心理没有疾患的良好状态,那么心理安全则是心理不受各方面威胁危害的良好状态。因此,心理健康可以说是主体的一种自在状态,而心理安全则是心理与心理之外各种因素的一种关系状态,具体来说是人的心理与可能威胁危害人的心理的各种因素的一种关系,是人的心理不受这些因素威胁危害的客观关系状态。

 

此外,如果说心理健康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话,那么心理安全工作则主要是一项社会工作,一种社会治理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防范及至消除各种威胁危害心理安全的因素,特别是各种威胁危害人类心理安全的社会性因素。

 

这或许是心理安全与心理健康两个概念重要的不同,也是把心理和心理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时需要深入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今天,我们还无法把这个问题完全讲清楚;今后,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逐渐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以便更科学、更有效、更好地开展心理安全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

北京华夏赛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微博

底部版权信息

发布时间:2023-12-18 18:58:27

版权所有◎2022  北京华夏赛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587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683   技术支持:新网